家庭祭壇的錯思|主日信息
經文出處:士師記第17章5-10節
我們鼓勵建立家庭祭壇,如果這個祭壇有神同在,是很正確的觀念與方向。但倘若家庭祭壇是建造個人需要,教會之間充滿紛爭,那就是錯謬的。在末後世代,教會常常有亂象,出現世界的模式,掛著信仰的名號,分門結黨,走世界的道路。我們可以思忖,敬拜的中心究竟是神還是自己?又要建造什麼樣的教會?
教會成功的迷思
教會不是公共場所,也不是活動中心,而是神的家,就不容許有酵發生。關於教會常有幾方面的迷思。首先是人數的多寡,有人以為人數多沒有意義,家庭教會比較溫暖。但身處家庭教會中,又自覺軟弱無力,羨慕強盛的教會。教派支持的教會正走向腐敗,獨立教會比較不會有背後的壓力。但身處獨立教會中,又羨慕教派教會能有聯合的力量。富有的教會只是有錢,沒什麼可誇,但身處貧窮教會中,又羨慕富有教會懂得經營壯大教會。當站在世界的角度與眼光,無論教會是甚麼景況,批評紛擾的聲音總是會不斷出現。其實這些都對,但卻都不是重點。教會有沒有故事、有沒有經歷神的呼召和神的同在才是關鍵。
所以,究竟什麼是教會?許多宣教士可能長年只帶領幾個人信主,但卻在當地發揮影響力,生命述說許多神引領的故事,那就是教會。如同我們教會的韻如傳道夫婦,他們現在正在非洲,在那裡建立美好的見證,即使身處簡陋的環境,雖然與我們在不同的時空,但卻一起敬拜神,那就是教會了。
祭壇的錯失點
耶羅波安因為在意民心的向背,為了自己驕傲和需要設立神像與祭壇,他害怕失去自己的勢力,所以敬拜自己設立的神,自己立祭司,在伯特利和但這兩地都建立屬於自己的祭壇。這樣錯誤的敬拜,就成為北國滅亡的關鍵點。在《約書亞記》中,當九個半支派過約旦河之後,另外兩個半支派,在約旦河邊建立證壇,深怕忘記耶路撒冷,引起九個半支派的緊張與驚惶,深怕他們自己割地為王,建立屬於自己的神,神的懲罰會重重地臨到。而後兩個支派澄清築立證壇的用意,是為了提醒自己,耶路撒冷的神才是真神。我們可以反思,生命中的敬拜是自以為義的,還是合一的教會生活。
米迦偷錢的事件,我們看見母親尊重兒子過於尊重神,後來把這些錢財,建造神像與祭壇。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,各人任意而行。後來,米迦請了一個少年利未人當祭司,看似建立了有祭司體制的神壇,然而這是真實的嗎?過去以色列人有摩西和約書亞成為領袖,但當分封各地,大家看不見神時,自己定義什麼是神,尋找合自己心意的先知,許多的祭壇因而破敗。現今許多牧者就也就如同這個少年利未人一樣,沒有呼召,只有工作。問題的癥結在哪裡?重點是你認識神嗎?你身上有呼召的故事嗎?教會的敵人常常是內部的腐化,假先知與假教師或是法利賽人,都成為殘害神教會的人。
1.有薪水、有福利、有職稱→祭司體制?
無論是亞倫的兒子,以利的兒子、撒母耳的兒子,即使有身分,但沒有呼召,沒有走在正道上,所有的獻祭和事奉就是虛假的。我們要謹慎,事奉裡會不會有一種錯覺,當我在事奉神,只記得工作,不遵守神的旨意。最後變成只有工作,卻沒有使命。
2.有會堂、有神像、有人潮→教會?
有會堂、有神像就正確了嗎?米迦所設立的是為了滿足自己。神要的不是設備,神要他的百姓破碎自己,不要錯把教堂的樣子當作教會。耶穌行神蹟時,五餅二魚、拉撒路復活時的人潮都很多,但神卻要我們如同一粒麥子死了。當耶穌走往受難的道路,我們願意跟隨嗎?我們看的是有限,神卻是極其寬廣。唯有遵守與愛慕神的話語,生命才是真實與豐富。
3.做小祭司還是大祭司呢?
米迦設立自己的神壇,種下自己的敗因。後來因為但支派的威脅,他所聘請的利未人祭司,想成為一支派的祭司,心裡喜悅,於是就跟著但支派走了。哪裡有好處就往哪裡去,米迦的祭壇就此消失。我們時常自以為在建造教會,建造祭壇,但那是真的祭壇嗎?教會的強盛不在於人多,而是要有呼召,在世代要有影響力。米迦神壇是一個謀取自己福利的地方,那這個祭壇就是假的。
獻上活祭
那究竟什麼才是真的祭壇?「將身體獻上,當做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,你們如此侍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。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神所要的是神所喜悅的,將自己獻上,當作活祭。脫離卑賤,成為聖潔且貴重的器皿,並且不效法世界,尋找上帝的心意。真正的祭壇,不是高舉自己,而是破碎自己,背起十架跟隨耶穌,在神面前成為神的僕人。
▌張筑鈞姊妹
コメント